当前位置:文章中心>文化
热点 城事 经济 文化 教育 公益 视频 消费 健康 书画 美食 摄影 创业 今日头条 旅游 人文故事 沧海深度

襄城县山前古庄:重阳节里看党建

发布时间:2020-10-25 点击数:2445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时至今日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20世纪80年,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作为老年节,并于2013年7月1日起实施。因此重阳节这天又是“敬老日”、“敬老节”或“老年节”、“老人节”。

      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到来了,襄城县湛北乡山前古庄的村委支部书记尹自胜提前了几天和村委的干部商量着为村里的老人过上一个吉祥如意的重阳节日,他们讨论着节日的议题,精心准备着今年重阳节的内容。

      九月九日早上,襄城县的天空一片蔚蓝,霞光万丈,整个空气中散发秋的凉意,一群鸽子从天空中自由的飞过,重阳节迎来了一片祥和的天空。

      10月25日(农历九月初九)早上,襄城县山前古庄的民俗舞蹈队已经来到了村委会的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他们精心准备好的节目今天要献给村里的老人和群众,关工委的志愿者也来到广场上,早早做好重阳节的帮扶工作,理发师也是精神抖擞做好了准备工作,想为村里的老人们修剪头发略表寸心,有传统文化的志愿者,还有热心的群众相继到来。

      据了解,山前古庄拥有农户727户,人口2839人,6个村民组。该村委拥有党员78人,两委干部6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近200人。这是第二次给老人们过重阳节了,村支部书记以身作则,要求村干部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充分让村里的老人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心,做到油盐柴米不缺,衣食住行无忧,能够让儿女们在外安心工作,放心家人。同时,也让党员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来,一心一意为了群众服务,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人民的公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职务。

     上午,党员干部、志愿者、还有村里群众动起手来,聚在一起愉快的在一起包着饺子,为村里的老人中午吃上一顿重阳节的午餐而忙活着。

     广场上,村里的民俗舞蹈队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舞姿优美、节目丰富,很是好看,广场上不时的发出了热烈的掌声,理发师娴熟的技艺为老人设计发型,做起了头发;志愿者穿梭着广场上,为广场上的老人行动做起了服务。进入敬老、爱老这一环节,为老人洗洗脚。村支部书记尹自胜亲自带领党员、干部、志愿者端起脸盆,一字排开,尊下身去,为老人认真洗起脚来,敬献一份爱心、孝心,让老人感到无比的温暖,虽然有些老人的儿女身在远方,自己也不感到孤独。

     中午开饭时间到了,山前古庄的支部书记尹自胜亲自为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和老人们端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这些举动,老人们很是感动。饭后老人还参加了传统文化的讲座,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爱护老人和孩子,团结邻里、热爱劳动、勤俭持家这些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德在宣讲中传承。

      最后,山前古庄村支部书记尹自胜考虑老人们平时出行不便,自掏腰包,花费1800元从超市买来600袋优质食用盐分发给村里的老人,虽说东西不多,确是一份情谊,是一份暖暖的关怀。

    2020年的重阳节,山前古庄的老人们在祥和的氛围中愉快的度过,他们走在平整的水泥路上,身影渐渐的远去。

(沧海新传媒   郭振卫   发自   河南襄城县山前古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