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中心>今日头条
热点 城事 经济 文化 教育 公益 视频 消费 健康 书画 美食 摄影 创业 今日头条 旅游 人文故事 沧海深度

许世友将军故里 演绎着美丽忠孝故事

发布时间:2019-03-22 点击数:3937

清明节即将到来,很早就想走进许世友的故里,去敬拜这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军,上世纪九十年代,将军与世长辞,魂归故里,长眠于自己的家乡。许世友活着的时候无限的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他是大山儿子,也是个出了名的孝子,生前没有给母亲尽到孝心,死后要为母亲守坟尽孝,许世友将军的忠孝故事在家乡演绎着。

近日,陪同几位老领导来到大别山区河南新县田铺乡河浦村许家洼,这是一个大山环抱的地方,一条公路沿着山间河道走向大山深处,许世友将军的故乡许家洼就在大别山的深山处,许家洼居住的农户并不多,且稍微有些分散,将军故居附近还有几户人家,也都是许世友的同姓晚辈,还是同族同宗,比较近的亲属,目前将军故里已成了游览景区,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是奔着许将军来的。

在将军的故乡,看到将军曾经生活过的家园,五间普通的农家房屋坐落在山脚下,走进院子还须走过数百米的山坡,他的家是再普通不过了,这是一个贫寒的家庭,许世友将军就是从这里走出来投身于革命事业,去世后魂归故里,长眠于苍松翠柏的故土中。

许世友将军是共和国众多开国将帅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有关将军的传说曾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为很多人所熟知。将军几十年的戎马生涯,南征北战,锻造了他的刚毅、果敢、勇猛、顽强的军人品质。他“生前为国尽忠,死后为母尽孝”,被称为“忠孝两全”的一代将军,他一生中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许世友,1905年出生于河南新县田铺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一九二六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师班长、排长、营长,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红九军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山东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许世友性格刚烈,充满着勇猛无畏的“大刀精神”。许世友曾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敢死队长。平时上阵,他总是左手提一把沉重的大刀,在战斗胶着打不开局面时,他不论当军长还是当师长,都是把帽子往下一拉,带着敢死队就往前冲。

许世友也是粗中有细的将军。在战争舞台上,这位“少林将军”的指挥才能,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他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有自己铁定的准则;他在胶东带领部队与数倍之敌周旋,一部分孤立的敌军便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但是许世友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令人敬畏;而在母亲面前,他永远是恭顺的孝子,许世友对母亲言听计从,一直保持着中国最传统的跪拜礼节。许世友是个出了名的孝子,这一点已闻名四邻。而每当许世友自己做错事,便会跪在母亲面前,痛哭流涕认错。

许世友将军故里,河南新县田铺乡许家洼已成为该县的一个游览景区,这里是许世友的出生地,也是许世友将军去逝后的安息之地。许世友将军赫赫的战功、特殊的个性、他的忠孝情怀和他的传奇的人生故事,备受世人敬仰,虽然还未到清明节,前来敬拜、观瞻的各界人士已是络绎不绝。将军故里已成为大别山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许世友将军是中国倡导火化殡葬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特许土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军生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未能很好的孝敬父母,成为他一生的缺憾。为此,他多次提出死后到老家土葬,以实现其“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的夙愿,1985年10月22日,将军与世长辞,经中央特批,其灵柩运回老家安葬,长眠于慈母身边。从此,青溪绕田,苍公翠柏之间的小村庄,又多了一道特殊的风景,那就是许世友将军墓。

来到许世友的故里,参观了他的家园,看过他的生平事迹、革命生涯,瞻仰了他安息的墓地,对将军的一生有了详尽的了解。作为一位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把一生奉献给党的事业,无怨无悔,鞠躬尽瘁。这种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无私的革命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中国孝道文化在将军身上得以传承发扬。在将军故里,将军的革命事迹令人深受启发,让心灵得以洗涤净化,让灵魂返璞归真。

(沧海新传媒  郭振卫  河南新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