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在家上课”能否成为学习“新常态”?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题:疫情过后,“在家上课”能否成为学习“新常态”?
新华社记者胡浩、高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线教学大规模开启,不少家长和孩子因为疫情第一次与线上课堂“亲密相遇”。然而,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各地复课复学,在线教育将何去何从,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找准新定位:“线上线下融合”成为教育发展方向
不可否认,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在线教育的发展繁荣。一方面,由于大中小学停课,许多学校将传统教学内容“搬”上“云”端。另一方面,许多在线教育企业纷纷推出免费课堂支援战“疫”,这一举措不仅对学生群体在线学习习惯起到了一定培养作用,还大大提升了在线教育下沉市场的渗透率。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
“在线教育的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有利于教育公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田刚表示,通过一根网线,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了接触优质师资和课堂的机会,也让当地的老师有了提升教学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线下教学工作。
“‘线上线下融合’是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未来教育的必然选择。”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成员王本中认为,线上教育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整合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改善教育资源的公平分布,但与此同时,线上教育在师生互动和情感维系方面较传统课堂较为弱势。
“知之愈深,爱之愈切。老师在校园里、课堂上和孩子们面对面直接沟通仍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王本中说。
解决新问题:在线教育发展潜藏暗礁不容忽视
尽管在线教育发展势头迅猛,但在一些教育专家和行业从业者看来,师资力量良莠不齐等问题是其发展浪潮下潜藏的暗礁。
教育部要求,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并接受社会监督;培训机构应将教师的姓名、照片、任教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及培训场所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然而,一些在线教育培训机构三无人员进行线上授课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培训机构网站的教师介绍板块,教师资格证编号缺失;有些刻意混淆教师“合格证”和“资格证”,存在误导。
“学科老师具有教师资格证,是对培训机构开展学科培训活动的最基本要求。如果最基本要求都达不到,那么其培训教学质量根本无从保证。”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表示。
针对在线教育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制定出台全国在线教育规范,构建在线教育标准体系;同时建立全国在线教育协同管理平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开拓新方向:在线教育不能单纯把课堂搬上网
专家认为,疫情之中,在线教育行动是一次大规模的教育实验,在线教育“涨潮”是迫不得已,而一旦恢复正常上课,“退潮”也客观存在。要找到 “涨潮”和“退潮”之间的真问题,并不断改进。
“在基础教育阶段,要进一步保持在线教育发展的繁荣态势,就要与课堂学习紧密结合,围绕教纲和课标深耕细作,助力孩子打牢知识根基,真正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线教育企业“校内外”创始人王志东说。
“在线教育绝不是简单地把传统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搬上网络。”王本中说,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互联网手段,改造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快速识别此前所学的薄弱环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使知识得到及时巩固,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助力国家基础教育强基固本。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