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中心>健康>刘氏飞针:中医针灸学的“大国工匠”绝不是个美丽传说

刘氏飞针:中医针灸学的“大国工匠”绝不是个美丽传说

发布时间:2021-04-27 点击数:4923

 核心提示:刘会生教授的童年、少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是从旧中国走向新中国的一位著名医生;少年时期他立志学医治病,济世救人;青年时期他不负芳华成为了一名医生;1977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后,他成为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的一名教师,从教师到主任,从主任到教授,一路走来只有一个信念:“传承弘扬祖国医学,发扬光大造福人类。”刘会生教授在数十年的教学与行医实践的生涯中,对于针灸的具体操作医术上有很大的创新突破,在针灸治疗上有独特的方式方法,其“刘氏飞针”的针灸医技与灵龟八法相结合法彰显了一位针灸领域的“大国工匠”风采,卓越的疗效,令世人敬仰、令同行学习。他可谓是医德医术医者仁心,仁者仁心仁义天下。

郑州市东明路北段63号即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所在地,医院的11号楼是治未病楼,这座小楼的205室是“刘氏飞针”刘会生教授的诊室。这里每天早上从7点开始,12张床位从来都是“床无虚席”,满满的患者,满负荷的床位从没间断过。

刘氏飞针    闻名遐迩 

十多年前,在采访一位书法家黄老先生时就曾得知,刘会生教授是一位名医,在针灸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也是中医针灸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在黄福德老师的眼里刘会生教授就是一位“神医飞针”的大国医生,他高大的形象不由得令人敬佩生畏。

     刘会生教授工作的11号楼

2020年的冬天有幸与刘会生教授相会相识,第一次见到久闻大名的教授竟然是一位和蔼可亲,慈眉目善、平易近人,精神矍铄的80多岁的老人。

20201223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中国针灸学会主办的“名老中医百家讲坛”迎来了第二十五讲——“刘氏飞针”治疗青盲技术及灵龟八法的运用。此次讲座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刘会生教授主讲,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世界针联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希言教授主持此次讲座,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张大伟教授致辞。听讲的中医针灸同仁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超过百万人次。

       工作中的刘会生教授

“刘氏飞针”是刘会生教授在古代医家针刺手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针刺经验,加上深厚的书法功底,创造的一种易学、易教、患者痛苦小的毫针刺法。这种针法通过肘、腕、指力将旋转的毫针弹射入穴位,再进行缓慢捻进。由于这种针法刺入急速、穿透力强,患者痛感极微,得气快,疗效好,为刘会生教授赢得了“刘神针”、“刘飞针”的盛誉。

身临其境      亲身体验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踰于此。这句话出自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序》,可诠释为:人的生命是最贵重的,远比千两黄金贵重。如果能用一方药治愈疾病,功德更胜千金。在中国的汉语词典里也有“痛快”这个词汇,人生病的时候是痛苦的 ,治愈后便是快乐,可称之为痛快。

庚子年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记者突然感到头部眩晕,如同电流一样从脑后瞬间传到了小腿,整个身体轻飘飘的,身体立刻就不能站立,一天发作3次之多,这个不祥的信号甚至怀疑自己脑血管出了问题,由于工作需要,带病依然南下了。

出差回来后,眩晕症状加剧,发作次数增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只好就医。通过医学检查,引起眩晕的诱因确定为颈椎病,只好休养住院,出院后已是春节了。

     生活中的刘会生教授

辛丑年初肩膀开始疼痛,肌肉僵硬,胳膊及手指麻木,不能伏案工作了,于是四处求医。有的医院骨科医生建议做手术治疗颈椎病。

如果手术治疗是最后一条路才会去选择,此时想到了针灸治疗,作为业外人士,觉得针灸只是能治疗些头疼发热、感冒腹泻的小病,至于大病针灸是不能胜任的,这是记者对针灸的片面认识。

219日,记者以朋友的身份找到了河南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的刘会生教授,将本人的病情如实告知了刘教授,刘教授给予了针灸完全可以治疗颈椎病的回答后,22日一早上便来到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刘教授的诊室接受针灸治疗,此时看到12张床位已经躺满前来针灸的患者。

一会有了空位,实习医生给安排了床位,很快刘会生教授来到跟前,仔细询问了哪里不舒服、疼痛,温和的话语如同一剂良药,只感到老师的手指触碰到皮肤而丝毫没有感到针灸的任何疼痛,不到两分钟时间,十几个金属针已经准确的进入了病灶穴位。

针灸一次,疼痛和麻木感减轻一次。记得针灸进入第七次时,身体就觉得格外的轻松,如同一个带有刻度计的水柱一样在逐步降低刻度,病痛的部位在逐步缩小减轻。由于工作的需要,中间间断了9天的治疗,随后又接着针灸,针灸进入第18次后,基本康复,无病痛症状,可以伏案工作了,恢复了以往的生活,作为资深的媒体人亲身体验了“刘氏飞针”的奇效。

言传身教        目睹践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出自韩愈的《进学解》,刘会生教授的行医教学笔者亲临目睹,在求医治病的过程中,对刘教授做了跟踪采访。在他的诊室里每天都有众多的病号前来就诊,排队治病自然是其中一个环节,如果想早点治疗就得早点来到医院,否则就得排长队等待。

     刘会生教授和洋学生在一起

从他的学生刘心爱、孙朝阳处得知,刘教授的诊室早上6:30分就准时开门了,7时老师准时来到诊室开始给患者看病。早上5点半就起床洗漱,6点半来到医院,刘教授带的实习生王金涛、刘心爱已将诊室房门打开,开始打扫室内卫生,做好准备工作。

7点钟刘教授准时穿好白大褂,开始给患者做针灸治疗,此时的诊室已是床无虚席,患者陆续到来排号等待,工作一直忙到上午12点才结束,直至送走最后一名患者才能下班。

刘教授虽说已是82岁的高龄,每天都是早早的起床,工作起来精神依然充沛,不减当年,他良好的生活习惯数十年来如一日,勤劳和敬业的精神无不令人敬佩。

在他的治疗病房里,能亲眼目睹刘教授给病人把脉诊病,望闻问切,了解病人的病情,做到精准治疗一睹为快。在给病人治疗时,随他实习的医生或实习生,做好病床分工服务,提前把针灸取出包装,拿出酒精棉签,等待刘教授给病人针灸,这是做实习生的最基本要求。

刘教授在给每一个病人针灸之前,他总是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明确病人身体痛处,随后进行针灸治疗。站在身旁的学生递上针灸和酒精棉签,一个个金属针飞快的、准确的刺入病人的病灶穴位,病人在没有感知到任何痛苦时,直刺、斜刺、平刺、长针、短针已经布满了全身病灶,随后他给实习医生说,给患者拔上火罐。

在实习医生的眼里,刘教授在给病人针灸之前,会问病人哪里不舒服,随后再进行针灸,站在老师跟前的实习生就清楚地的知道,什么病,针灸哪些穴位,什么部位用长针还是短针,是直刺还是斜刺,刘教授的针灸手法,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刘教授的治病方法,学生心中就有数了。

在刘会生教授的诊室里,他不允许学生独自给病人针灸治病,即使实习时间较长的学生,也是有刘教授用棉签指按着穴位,然后在他的指导下让学生去给病人针灸,这种教学方式方法,即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病人负责。有理论到实践,从书本理论到实际接触患者人体穴位的操作,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从实际操作中看病人的治疗效果。

自己的病痛自己最了解,医生治病后的效果好与坏病人最清楚,在刘教授的诊室里了解到很多真实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其中最真实的一面就是他的学生都想得到他的针灸技法真传,也就是核心的技术,另一方面就是刘教授的病人,最想让刘教授把自己的病给治好,这是实习医生和就诊病人的刚性需求。

不知道实习医生、实习学生、还有患者能否感知到刘教授在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呢?刘教授能够手把手的教学生实际操作针灸,把自己积累数十年的宝贵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不正是在传承和弘扬祖国医学么;作为82岁高龄的老人不去享受退休后的安逸生活,还要起早贪黑,孜孜不倦的治病救人;他不为功名利禄,一心一意的为人民服务,将精湛的针灸医术传承下去,不辞劳苦诚心为人治病,减轻病人的痛苦;他思想纯净,堂堂正正,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和快乐,这不正是医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大医精诚”吗。

风华正茂      立志报国

“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首诗是周恩来总理在1917年创作的,当年他才19岁,是他立志报效祖国的一首诗,可见他决心之坚,立志之远。

  刘会生教授出生于1940年的春天,在他的童年、少年时代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旧中国迈入了新中国,饱受过更多的时代风雨,经历过许多岁月的磨难。

  刘会生先生的父亲刘复伍是一位知名的老中医,在解放初期曾担任过郑州市建设区联合医院的院长,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对祖国医学十分的热爱,在他的青少年时期立志做一名“救死扶伤,报效祖国”的大国医生,这是他的人生目标,也是刘会生的梦想。

有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他苦读中医经典及医学经文,阅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学著作,父亲将其积累的医学经验及医术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他。

刻苦读书、努力奋斗是他实现人生目标的阶梯,阅读大量的医学著作,博览祖国中医名典名著,认真学习,积极向上,不畏困难,勇往直前,为了理想而努力。

1977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中国迎来了高考的春天,此时的刘会生已是一家医院的医生,也是郑州中医界选拔出来的尖端人才,这一年他如愿以偿的走进了河南中医学院,成为一名在校教师。

      刘会生教授近照

高校的深造让刘会生教授在人生奋斗的目标上得到了提升,开阔了医学的视野,学到一些在校外学不到的理论,包括思路,这为他今后成为一位著名的医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医学知识的海洋里,他抓住机会汲取祖国医学宝藏的精髓,大学是他提升人生奋斗目标的一个知识标尺,迈向成功的重要一环。

在他行医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救人治病的神奇故事,1982年他乘火车出差途中遇到一位休克的女病人,三针下去女病人就清醒了。西华县有一位脑梗塞患者丧失吞咽功能,靠鼻饲维持生命,刘教授给他针灸了六次,病人能正常吞咽吃饭了。他针灸下的病人一次次见证了奇迹,他的事迹多次见诸报端或被杂志刊登,演绎了一个个美丽的大国名医的故事。

大国工匠      不是传说

针灸是中医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操作手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利用热刺激来治病。针灸是我国医学上的宝贵遗产。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做出诊断。然后取穴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师生合影   (左起:宋艳霞  刘会生教授  孙朝阳  刘心爱  程煜雯)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刘会生教授自幼酷爱医学,对中医针灸情有独钟,60年以来对针灸的研究与探索从未停止过,父亲多年积累的经验全部传承给了他,刘教授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治疗过成千上万的患者,从中总结、积累、沉淀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在祖国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在针灸的技能上不断创新提高、不断发展。

刘会生教授在长期的教学、医疗和科研过程中在针灸技法方面有所创新,他的“刘氏飞针”就是其中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摸索出一种易学、易教让患者痛苦小的毫针刺法,这种方法快速旋转进针、准确、无痛、手法轻巧、得气快,疗效卓著,被国内外业内人士誉为“刘氏飞针”。刘氏飞针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特有的优越性。

在针灸学方面,刘教授用辨证施针治疗青盲眼,青盲眼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眼底退行性病变或发于多种眼病的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数十年的临床应用针刺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在治疗青盲眼的过程中进行辨证分型,是肝郁气滞还是气血瘀滞;是肝肾两虚,还是气血两虚,还是脾肾阳虚。在治疗方法上又分为主穴、配穴之分,在进针方法上也有具体的操作办法和不同的穴位。青盲是眼科较为常见的难治疾病,治疗起来非常棘手,如今刘教授用辨证施针能够将青盲治疗,取得好的效果,填补了一项针灸治疗青盲眼疾的空白。

除此以外,刘教授还有一种名叫灵龟八法的针刺治病方法,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卦法”或叫“奇经纳甲法”,他是运用古代哲学的八卦,九宫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汇合,取其与奇经八脉相同的八个经位。

灵龟八法与子午流柱针法同属于以时间的取穴法,两者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灵龟八法主要是根据时辰开穴,它的核心作用是用来治疗疑难杂症。

刘会生教授在多年的教学治病中,著有《针灸新知识词典》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10余篇荣获国内外优秀论文奖。

刘会生教授在针灸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他总结研究的经验与方法将推动祖国针灸医学向前发展,为祖国乃至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业内人士称他为中医针灸界的“大国工匠”,这个荣誉应该是当之无愧。

刘教授他很热爱生活,也很平易近人,闲暇之际,他经常拿起毛笔练习书法,这项爱好是他生活中的最大乐趣,近年来他在行草、隶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祝愿这位祖国针灸大医生活安康,快乐幸福,故事中讲述的“刘氏飞针”刘会生教授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位著名医生,这位大国工匠绝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 沧海新传媒  郭振卫  发自郑州 

 

 

 

 

 

0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