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中心>书画>黄福德:“终身守砚”铭刻在心

黄福德:“终身守砚”铭刻在心

发布时间:2021-12-30 点击数:3846

     

         82岁高龄的黄福德先生    郭振卫/摄影

     辛丑年寒冬的一天,一个非常熟悉的声音从电话的那头传来,那是黄福德先生打来的电话,先生在电话里说道:“我想你了,振卫”,也很想念您呀,老师。

     我与福德老师相识已有21个年头了,多年以来,我俩可以说是无话不说,无话不谈,可以称之为知己了。

     五年前,黄福德先生离开了郑州,回到了大别山的脚下河南信阳市,这是他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他的家。去年冬天一行三人专程去看望过先生,他身体各方面都好。

     这两年由于国内疫情不断,出行到几百公里以外的省内都是一种奢望。一年了没有去看望先生了,确实想念了。在郑州的日子里,一周见一次面是再正常不过了;可是离开的日子里,见上一面都有些困难。

      黄福德是一位职业书画家,以书法为主,最大的爱好就是写字,先生的书法及作品时常见诸报端,本人的署名文章多些。

          书法作品  境界

      自2000年以来,黄老师个人艺术创作及书法作品不断的被媒体报道。2010年1月27日采写了一篇有关黄福德先生的书法艺术类人物高端访谈文章,对先生的人生及艺术人生做了一次深度报道,比较详尽的解读了有关他的人生故事。文章题目以《黄福德:翰墨艺术情缘》为题在读者报·影响力周刊报道发表,随后被多家新闻网站及商业门户网站转发,其中搜狐新闻媒体深度报道首先给予媒体推荐和转载。

      黄福德先生的作品先后在《河南日报》、《河南新闻出版报》、《文化时报》、《中华建筑报》、《长城月报》、《中国经营报》、《读者报》等报刊登发表,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兴起,他的艺术作品又被网络媒体所关注,先生的书画作品被中国日报网、中国产经济信息网、搜狐网、凤凰网、中国书画艺术网、中国建筑时报网、消费日报网等多家网站报道转载。

         杜牧  诗  《山行》

     赞美一个人的方式有多种,写写他的故事,欣赏他的作品,说说他的人格魅力及情怀,解读一些他的艺术人生等等。黄老师平时很喜欢书法,记者以“终身守砚”来形容他对书法艺术的挚爱。整天的写字,字体写得刚劲有力、其书法笔锋具有摧枯拉腐之势,又有线条之美,放纵流动,细若游丝,刚柔相济,如同我国的阴阳太极,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一张一弛,刚柔相济。

     一个熟悉的声音再次从电话那头传来,这是黄老师的声音,刚把北京的朋友送到高铁站。返回途中停留在北龙湖公园片刻看看白天鹅,去享受一下惬意的湖水,放松一下自我。接到黄老的电话后决定前往大别山脚下的信阳看望先生 。

     由于疫情的原因,只好选择了开车自驾走高速前往信阳,350公里的路程由于京港澳高速繁忙的运输加上道路维修,足足走了4个多小时。进入信阳市区时已是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了,老师已经订好了饭店,等着一起共进晚餐。

         书法作品   室雅兰香

     晚饭后我陪老师边喝茶边聊天,老师平时喜欢喝茶,还有一条就是爱抽烟,房间的客厅挂满了他的书法作品,还有他年轻时的照片。客厅里有两种不同的香气,一种是墨香,一种烟草香味。

     黄福德先生今年82岁了,他精神依然矍铄,思路清晰,眼睛不花,听力很好,身体康健。吾与先生促膝而谈,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先生除了每天看看新闻联播以外,就是写写书法,喝茶聊天,生活过得开心惬意。时间不知不觉的到了晚上23点,开了几个小时的车也不觉得疲劳。

     已是子夜时分,黄福德先生问我是否困了?此时兴趣正浓,我告诉先生。先生要陪他练练笔法,我起身走向画案,帮老师铺纸砚墨,当好书童。最令人陶醉和激动的就是笔尖在宣纸上行进时的感受,让人激动而不敢发出声音,赞美的声音在心中是如此的高昂只能在心灵深处共鸣,只因怕打扰墨客艺术行进创作。

     82岁的老人,不减当年,挥毫泼墨,墨迹穿透纸背,如同石刻镶嵌在石头之中,书法功底如此深厚,笔锋具有摧枯拉朽之势,字体虚实结合,稳重刚健,遒劲有力,字体框架结构稳固,如同磐石,线条潇洒飘逸。

     黄福德先生写了一幅又一幅,似乎不觉得疲劳,一口气写了近十幅作品,作品内容如拟草稿,心有灵犀,心心相印,除了一幅内容为古诗的行书作品外,其余的都是榜书作品。先生的书法让人惊叹,让人目不转睛的欣赏,似乎不能眨眼,让感官愉悦,让心情舒畅,气势磅礴的作品,令人心旷神怡,给人以“精气神”,他的作品完全做到了“雅俗共赏”。

     夜深了,黄老师似乎没有感到一丝倦意,寒冬的夜里陪着先生聊天到了凌晨2点,由于白天驾车行驶数百公里路程,实属有些疲劳,叮嘱先生也早点休息。

      早上起来我独自享用信阳早餐,有热干面、馄饨、泡面,也有豆浆和油条,虽然这里还是河南,但是生活习惯和北方还是有所差异的,吃碗馄饨还是蛮好的,别的都不太适应。先生不吃早餐,一日两餐。借早餐时间可以沿街看看风景,冬天的早上这里有些湿冷,因为这里是水乡,有种小江南的感觉。

     走进这里的农贸市场看看,一方面能够了解这里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物价,从物价就能了解到这里人均消费水平,蔬菜丰富且很新鲜,平时在大都市了买不到的蔬菜这里都有,价格也有一定的悬殊,可以说这里的产品是物美价廉,物产丰富,人民幸福指数很高 ,从中可以了解到信阳是一个宜居城市,黄老晚年生活在这里一定很幸福。

         书法作品     张继    《枫桥夜泊》

     吃早餐逛街道,看风景入农贸,看物价知民生走进了百姓的生活中,一个小时让人如此充实。回到黄老家中,先生也正好洗漱完毕,接着就是泡茶聊天,新的一天开始了。

     这次看望黄老师的行程为期三天,在路上几乎耗费一天的时间,算起来只有两天时间在一起相聚交谈。

     记得“赤城友谊”这幅作品,先生已经给我写过五幅,这是一份难得的友谊与情怀。有关先生书法艺术特点我曾在一篇题为《黄福德:翰墨艺术情缘》中已做过详尽的报道。先生擅长多种书写字体,行书尤为见长,有时候写行楷,有时候写行草,在章法上把控的非常好,其书法作品可谓是大小相间、收放结合、疏密得体,浓淡相宜。

     三天时间太短暂了,离开了大别山脚下的信阳城,和福德先生依依惜别,只好说声再见。

     见字如见人,有老师的作品在,仿佛看到先生,相信老师一定会信守他的人生诺言和艺术追求,因为“终身守砚”已经铭刻在心。(沧海新传媒   郭振卫  发自河南信阳)

0

验证码